全球最大宽扁浅吃水型半潜驳船、“海洋地质二号”国家科考船、国内首艘自主设计建造完全国产化的DCM船型……为什么新会船舶制造业这么牛?3月29日,南都、N视频“制造业当家”湾区会客厅深调研活动走进中交四航局江门航通船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通公司”),通过走访调研、专题座谈的形式,深度调研江门市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发展现状,共同探讨在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江门制造业的发展新机遇。
中交四航局江门航通船业有限公司建造的全球最大宽扁浅吃水型半潜驳船。
【资料图】
大兴调查研究
南都深调研活动走进江门新会
为贯彻落实制造业当家战略,助推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今年南都、N视频推出《制造业当家·湾区会客厅》主题策划,聚焦制造业当家的新思路、新举措,总结制造业转型新方向、新成就,展现制造业当家人的新担当、新作为。3月27日,南都主报刊发了《江门“海上制造”狂飙突进,助力冲刺“万亿工业大市”》深度报道,解读了江门市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引起了江门市、新会区政府部门,船舶行业和社会各界关注。3月29日下午,南都、N视频《制造业当家·湾区会客厅》深调研活动走进江门市新会区,来到江门市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链龙头企业、链主企业中交四航局江门航通船业有限公司。
调研团参观全球最大宽扁浅吃水型半潜驳船。
调研团一行参观了航通公司,了解企业发展情况,并参观了在建的全球最大宽扁浅吃水型45000DWT半潜驳船。据了解,航通公司扎根江门新会16年,已发展为中交集团优秀的装备制造、钢结构施工和机电施工3项专业领航三级子公司,广东省“专精特新”高端制造业集群企业,是江门市重点骨干企业,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南方都市报社党委委员、副主编刘岸然表示,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新年伊始,广东吹响了高质量发展奋进的号角。作为坚持“工业立市”“制造强市”的江门,有望在广东新一轮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中担当主力军。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江门如何与大湾区城市合作共赢?如何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江门的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如何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为探寻这些问题的答案,南都调研团队大兴调查研究,走进新会,走进航通,通过走访调研、举办座谈会,希望集聚社会智慧,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南都组织这样的活动,有很好的现实和指导意义。”参加深调研活动的专家学者,以及新会区、古井镇党政部门人士,对这次广州、深圳、江门三地专家学者、行业人士和媒体共同探讨江门制造业发展给予点赞。
积极建言献策
专家齐聚探讨江门制造业发展新机遇
在“世界大船 新会制造”专题座谈上,调研团的专家、学者,与航通公司负责人,共同探讨了在大湾区背景下,江门市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如何以“制造业当家”谋求高质量发展。
广东造船工程学会秘书长丘秉焱做了题为《造船大国 世界大船 由我制造》的主旨演讲,介绍了近年来我国、我省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发展情况。丘秉焱说,近年来我国船舶与海工产业得到了飞跃发展,被全球造船业誉为皇冠的“三颗明珠”的航空母舰、大型豪华邮轮、大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已实现自主设计与建造。“世界大船中国制造”已成不争事实,而广东是海洋大省,是我国造船行业三大基地之一,省内中船集团旗下的广船国际、黄埔文冲公司,中国交建旗下的江门航通公司,招商集团的友联船厂,江门南洋船舶等一批地方骨干船厂,承担了广东地区造船总量85%以上的任务,为繁荣航运市场贡献了广东力量。
南方都市报社党委委员、副主编刘岸然为丘秉焱先生、谢来风先生颁发南都“制造业当家”深调研专家聘书。
在圆桌沙龙上,广东造船工程学会秘书长丘秉焱,中交四航局江门航通船业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黄红宇,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港澳及区域发展研究所副所长谢来风,还围绕江门市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发展机遇、江门滨海城市建设等话题畅所欲言、建言献策。
圆桌沙龙
从“制造”到“智造”,江门如何与广深合作共赢?
世界大船,新会制造。江门市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主要分布在江门市新会区和台山市,其中,新会银洲湖区域是核心区,这里聚集了航通公司、南洋船舶、海星游艇等龙头企业。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质量推进,全球船舶行业市场回暖向好,江门市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如何紧抓机遇,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在积极参与环珠江口“黄金内湾”建设中,江门如何与广州、深圳等城市合作共赢?在深调研圆桌沙龙上,广东造船工程学会秘书长丘秉焱,中交四航局江门航通船业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黄红宇,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港澳及区域发展研究所副所长谢来风,围绕这些热点话题畅所欲言,建言献策。
“世界大船 新会制造”圆桌沙龙。
做大做强广东船舶主产业链
专家称江门跻身全省前三
广东省将船舶制造业列为全省发展先进制造业的重点产业之一,并形成了以广州为主的珠江口地区造船基地,如今,江门已成为其中重要一环。
广东造船工程学会秘书长丘秉焱表示,广东是全国三大造船基地之一,根据学会掌握的情况,2023年广东船企开局不错,手持订单量充足,有700多万载重吨,可以说未来两三年不愁。此外,除了主打产品之外,许多船企也在谋求发展新产业,寻找新的增长点。比如江门航通公司在钢结构工程、机电一体化服务等方面的业务增长很快。
“我看到南方都市报最近关于江门地区船舶业的一个报道,2022年江门船舶与海工产业产值超过30个亿,这个是不简单的。”丘秉焱表示,江门地理位置优越,南走水路尽头是港澳,北接广佛西联粤西,溯西江而上可达广西梧州,依托江门大型产业园的新会片区,依水而建,向水而生,加上政府的强大支持,扎根银洲湖区域的航通公司、南洋船舶、海星游艇等一批船厂必将迎来新机遇。
航通公司是江门市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链龙头企业、链主企业。该司执行董事、总经理黄红宇说,作为江门市新会区唯一一家造船央企,近年来,航通公司积极响应江门市“工业立市、制造强市”的方针,锚定“装备研发制造+钢结构机电工程业务”科工企业的战略定位,研制出国内第一艘DCM深层水泥搅拌船,国内首套潜水无人切割机,深中通道八万吨智能台车和智能浇筑系统,海上移动打桩平台等众多高端智能装备产品;在建的7999DWT双燃料船是粤港澳大湾区主推的低碳环保双燃料船型,还有目前全球最大的45000DWT宽扁浅吃水半潜驳,建成后将是海洋工程施工的一大利器。“一系列创新优秀的高端海工装备和船舶产品的建成交付,是航通公司助力江门市实现向海而兴,向海图强的有力助攻。”黄红宇说。
“广州地区的央企船厂主打大中型船舶和防务装备建造,而江门等地区的船企主打中小型船舶和船艇的建造,形成了很好的产品互补,丰富了广东地区船舶产品。”丘秉焱认为,江门造船业近年发展迅猛,在广东造船主产业链里,除了广州、深圳之外,就是江门,未来江门大力建设滨海城市,发展海洋经济,江门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还将迎来更大发展。
“制造”向“智造”转变
江门可与广深等城市共谋“海洋强市”
江门近年来深入实施“链长制”,将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作为全市15条重点产业链之一,推动产业集群化高端化,同时积极参与环珠江口“黄金内湾”建设,谋划、推进滨海城市建设,大力发展海洋经济。
“政策好了,企业就活了,基础设施健全了,企业生产制造就更便利了。江门在广东造船业就将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在广东造船主产业链上紧紧跟随广州地区,成为不可缺少的部分,将为广州等兄弟城市共谋‘造船强市’作出贡献。”丘秉焱表示,江门市政府近年来在大力发展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方面做出了实实在在的帮扶等相关优惠政策,各船企也不负众望,取得了较好的效益和社会效果。随着政府将船舶与海工装备作为先进装备制造重点产业发展,加大港口、码头等水运基础设施的投入,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江门地区的船企必将受益。
江门与深圳同为海洋资源丰富的城市,在大湾区背景下,两地在发展“海上制造业”、海洋经济上能否携手共进、合作共赢?
“江门从滨江走向滨海城市,这是一个重大的城市发展战略转型,我的感受是,江门不光是文旅产业狂飙,先进制造业也要狂飙。”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港澳及区域发展研究所副所长谢来风表示,深圳去年已经部署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工作,在发布的“20+8”产业集群政策,海洋产业集群被列入20大重点培育的产业集群之一,并陆续推出《深圳市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深圳市培育发展海洋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2-2025年)》,研究编制《深圳市海洋发展规划(2022-2035年)》等政策。
谢来风认为,从区域协作角度看,江门跟深圳在海洋经济板块有合作空间,深圳电子信息领域比较强,是否可以与江门船舶制造业等重大先进装备制造业进行错位协同、实现互补?深圳的海洋生物医药,具备一定优势,跟香港也有合作,和江门是不是也有合作空间呢?深圳还要建海洋大学,在科技创新领域布局,大量培育人才,在这方面,江门深圳也可以谋划合作。
船舶制造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人口红利逐渐减少,实现“智造”是必由之路。丘秉焱表示,船企也应抓住机会加强自身造血功能,加强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比如可以和高等院校共建人才培养基地,建立产学研基地、企业博士工作站,有条件的还可以在国外建立海智工作站,吸引人才和科研成果落地。有条件的船企要加强省市或国家级企业中心和工程实验室的建立,做到优化设计制造现有产品的同时,研发出新一代替代产品,引导船东,不断创新,做到技术迭代、产品迭代,才能确保引领市场,保持企业的强盛不衰。
专访广东造船工程学会秘书长丘秉焱
要实现“制造业当家”,广东船舶制造业还需政策扶持
2022年广东船舶制造业发展现状如何?作为传统产业,船舶制造业如何实现“制造”向“智造”升级?针对这些热点话题,南都记者近日专访广东造船工程学会秘书长丘秉焱。
市场回暖
广东船舶制造业今年开局不错
南 都:2022年全球船舶行业市场回暖,广东船舶制造业三大指标 “造船完工量”“新承接船舶订单量”“手持船舶订单量”情况如何,今年行情有何变化?
丘秉焱:根据广东省船舶工业协会统计,2022年广东船舶制造业三大指标中,造船完工量约249万载重吨,其中出口船舶233万载重吨;新承接船舶订单量约217万载重吨,其中出口船舶订单187万载重吨;手持船舶订单量约769万载重吨,其中出口船舶订单量约719万载重吨。相比2021年度,造船完工量增加约7%,但新承接船舶订单量减少约54%,手持船舶订单量减少约6%。
从以上指标可以看出,受到世界航运市场、俄乌战争、疫情等因素影响,2022年新船的接单量少了一半,但随着我国三年疫情的基本结束、全球航运市场的好转,各国贸易的复苏,船东造船意愿的加强,船界人士普通估计今年会比去年好。尽管我省第一季度造船业三大指标统计结果仍未出来,但从目前多个骨干船厂接单、交船来看,开局不错,相信也会比去年同期要好。
南 都:广东以“制造业当家”谋划高质量发展,船舶制造业被列为广东省先进制造业重点产业之一,目前广东船舶制造业发展情况如何?
丘秉焱:船舶制造业被列为广东省先进制造业重点产业,对船舶行业是件大好事,船舶从业者也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从我们广东造船工程学会掌握的情况来看,当前广东船舶制造业发展是良好的,船舶企业手持订单任务饱满,员工鼓足干劲,响应国家号召加油干。与此同时,还不断拓展新业务,寻找新经济增长点。比如,江门航通公司大力拓展钢结构工程、机电一体化服务业务。
“制造”向“智造”转变
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
南 都:作为传统产业,船舶制造业如何实现“制造”向“智造”升级?
丘秉焱:船舶企业是传统制造业,目前也面临从“制造”到“智造”的转变,从我们学会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广东地区的中船集团旗下的广船国际、黄埔文冲公司在“智造”方面,迈出步伐较大,在工厂智能化建设方面投入也较大。在船舶制造过程中,切割下料、分段流水线制作、涂装、工厂能源供应等方面,已经不同程度实行智能制造和管理,从而在钢材利用率、工效、成本方面取得不错的回报。黄埔文冲公司为了推进公司的智能制造工作,专门成立了先进工艺制造技术研究所、中船互联公司,引进多名博士进驻开展推进工作。广船国际公司积极推进智能制造和开发智能平台管理工作,取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果,企业入选工信部绿色工厂名单,这也是中船集团旗下第一家以船舶为主业的成员单位入选,广东的这两家央企在“智造”这方面为其他船企作出示范。
南 都:广东船舶制造业从“制造业起家”,到实现“制造业当家”,还面临哪些困难和问题,对此,您有何建议?
丘秉焱:广东船舶制造业从“制造业起家”,到实现“制造业当家”,一路过来,实属不易,这里面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也饱含船舶从业人员多年来付出心血和汗水,也成就了广东成为我国三大造船基地之一。
中船集团旗下的广船国际、黄埔文冲公司建造的客滚船、油船、半潜船、大型矿砂船、集装箱船、散货船、挖泥船、风电安装船、海工船、公务船、科考船和海军装备等高技术船舶,已在国内外船舶市场占有一席之地。江门地区的航通公司建造的工程船、南洋船舶建造的散货船,得到国内外船东的认可和订单。今年1月,全球首艘智能型无人系统科考母船“珠海云”在广东交付使用;今年3月,中船黄埔文冲公司建造的新型地球物理科学考察船荣获第七届中国工业大奖提名奖,广船国际建造的阿尔及利亚豪华客滚船荣获第七届中国工业大奖表彰奖,为广东船企争得荣誉,应该说,目前广东各家船企都有自己的“当家产品”。
广东船舶制造业要真正实现“制造业当家”,还是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这里面涉及到政策、资金、人才、技术、配套、基础设施等方方面面,从这个角度来讲,建议各级政府大力支持,把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纳入当地高质量发展中去,在资金和税收方面到船企听听需求,协助解决船舶出口遇到的问题,对船企用地、用工和使用水域等给予政策扶持,特别是对船企的技术人才引进和使用给予奖励或补贴等支持。作为船企方面,要以高质量发展为第一要务,找出发展的短板和弱项,在管理改进、效率提升、成本控制等方面加强管理,建立和完善技术创新体系,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打造绿色产品、绿色工厂,通过绿色发展打造行业绿色标杆,真正地做到制造业当家。
总策划:戎明昌 刘江涛
执行策划:刘岸然 谢江涛
统筹:郭锐川
报道统筹:曾育军
执行统筹:胡文福
调研团队:南都、N视频《制造业当家·湾区会客厅》深调研团队
执行:曾育军 罗忠明 罗韵姿 胡文福 陈凤英 简家琳 欧阳婉娴 实习生 王景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