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四月春暖,天津市北辰区瑞景街道宝翠花都社区春光遍洒,催绽满枝新叶,干净整洁的小路、郁郁葱葱的树木、窗明几净的住宅、精心打造的景观,描摹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画卷。
“不瞒大家说,以前小区内毁绿种菜、乱占乱建等不文明现象还是比较常见的,但现在,大家不仅都自发地拆除了乱圈乱占,还补种上了绿色植物。”宝翠花都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林则银介绍,近年来,社区不断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制定《宝翠花都社区居民公约》提高居民认识,以“包片制”“绿地承包责任制”的方式,鼓励社区居民主动认领、管养社区绿地,并在自己分管绿地挂牌,不仅社区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也让社区广大居民在基层治理中充分发挥主人翁地位,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社区治理离不开每一位居民的支持和参与。”正如林则银所说,“服务就是最好的治理。”“绿地承包责任制”仅仅是宝翠花都社区推进居住型社区向生活型社区转型的一个缩影。围绕精细化、精准化、规范化服务居民,社区提炼总结推广了“常敲空巢老人门,嘘寒问暖送贴心;常串困难群众门,排忧解难送爱心;常叩重点人群门,沟通疏导送舒心;常守居民小区门,查防管控送安心;常开休闲文明门,和谐追梦送欢心”的“五常五送”社区工作法,被中央文明办列入《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方法100例》,在天津市广泛推广。
“住在这个社区里头我感觉特别幸福。”80多岁的居民王大爷接过社区工作人员送来的新鲜蔬菜,“她们(社区工作人员)每个星期至少来一次,把我家里的卫生都打扫干净,你们看这窗户够干净吧!我有时候需要买药,也是给她们打个电话,她们就给我买了。她们今天来是给我送菜,这都是常事儿!”
社区虽小,却连着千家万户,是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宝翠花都社区将辖区内的28栋楼63个楼门科学划分为7大网格,配齐“两长四员”,用“真情”“激情”“温情”把联系服务群众做到居民家门口,对社区290位空巢老人和30位独居老人“早看窗帘晚看灯”,实行网格员+党员“二对一”帮扶和“七色预警、组团服务”,为社区居民提供买菜送药、送饭洗衣、解困救急等服务8000余人次,形成了“苦有人问、难有人帮、事有人管”的一家亲氛围。
宝翠花都社区楼栋微党校中的便民服务工具箱。人民网 郭维瑾摄
为促进社区党建与社区治理的深度融合,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同时也方便一些退休高龄和行动不便的老党员,社区直接把红色教育阵地延伸到楼门。目前,已建立了18所楼栋微党校,平均每相邻3-4个楼门就有一所,楼栋微党校内配备有电视、便民服务工具箱、党建书屋、邻里聊吧、学习交流的书籍等。其中,便民服务工具箱也被这里的居民亲切地称为“百宝箱”,箱内配有打气筒、雨伞、针线包、家庭修理工具、急救包等10项便民小用品,居民急需时,只需打个电话,党小组长就会随时过来开柜子,给大家拿便民工具。社区楼栋微党校成为了社区治理中“家门口党建、家门口服务,家门口文化、家门口协商”的深化和延伸,实现了红色教育与社区治理“一根钢钎插到底”。
“服务群众,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谈到社区基层治理,林则银总是心潮澎湃、干劲十足,“未来,我们将以更有力的组织统筹、更可持续的资源保障、更高品质的服务,促进社区党建、科技赋能与社区治理深度融合,画出‘进一家门,成一家人,说一家话,干一家事,拧一股劲,举一面旗’的社区治理同心圆,时时刻刻让社区居民都生活在幸福里。”
关键词: